二十年的助學光影,每一刻都令人感動
2025/03/22
2004年7月31日,華夏由一群對臺灣教育懷抱理念與熱情的教育界、社會公益人士及學校師長從無到有募集資源與志工而成立。陽光助學工程就是一份想為台灣弱勢學生盡一份心力的簡單心意,就這樣一棒接一棒、堅定不移的走過20年!
如同以往的低調,華夏一直都是默默行善的團體,度過二十年生日的活動就是社會夥伴們重聚一堂,沒有炫耀的記者會、沒有華麗的修飾,大家聚在一起想著念著的是有哪些事還沒有做、有哪些做得還不夠?因為我們深知,在社會變遷快速的年代,社會上需要被幫助的人永遠都是那麼多,我們只是盡我們所能的多做一些!
陽光助學的身影,堆疊起二十年永恆光影
在二十年回顧陽光助學的影片中,感動著在沉靜歲月裡的點點滴滴。當時創會的夥伴或一路陪伴華夏的朋友們,雖然生命已離開,但助人的精神常在。記得前創會理事王自方先生,他可謂是華夏的運匠,每次的物資運送,永遠少不了他的彎腰搬運身影;每當需要將外界的善心物資送到清寒學生家庭或是里長辦公室分送弱勢里民,他總是二話不說,便主動扛起責任,不厭其煩地來回數趟,空間不大的計程車,滿載著他對清寒學生永不止息的關心。數年後,他的家人、第二代、第三代大手牽小手地分享自方理事生前的善行,內心除了感動,更盼望陽光助學的心意永續傳承。
二十年的故事堆疊如時光縮影,一一呈現在眼前。不僅是華夏志工們助人情懷的溫暖,相信連學校師長都能感受二十年來在教育前線的無私付出對學生的深遠影響。台北市立福安國中施俞旭校長從青絲到白髮的鬢毛,那是對學生日夜關懷的歲月痕跡。台北市立桃源國中的陳昭薇校長接下已故徐子壽校長,以及王福從校長、洪偉盛校長的棒子,那是即便人事更迭,也不會改變的教育初衷。台北市立新民國中陳怡雲校長、徐為紘主任帶領學生組裝寒暑假福箱,更證明陽光助學的堅持,可以改變生命,讓受助者成為到手心向下的給與者。
華夏二十年的足跡不僅停留在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的陽光助學工程得以展開,現任新竹縣政府李國祿參議是幕後功臣。在國祿參議擔任新竹縣政府教育處副處長期間,便與華夏結下永恆不變的緣分,從後山的急難救助、課桌椅到陽光早餐福箱,家訪,國祿參議是重要推手。當時大家對陽光助學的概念仍在認識起步階段,為了陽光早餐經費的募集可謂是困難重重,向企業募款幾乎是零。但華夏理事志工及師長們仍不放棄,,穩健走了二十年,並已獲得教育界認同、開花結果。
創會步履雖艱辛,卻凝聚更強大社會能量
時光荏苒,華夏二十年的行善腳步,這一切真得很不容易。當時不論經費或人力都很缺少的情況下,由曾任台北市教育局的林昭賢局長、吳清山局長和杜夷波副理事長、蔡秋男理事、高曉梅副祕書長、易瑞珊主任及校長、老師等秉持著一股為弱勢學生助學、照顧清寒家庭的傻勁,費盡心力拜訪學校、廠商、政府單位,並且向外界募款、招募志工,才一步一步地將協會籌組起來。從一塊錢到十塊錢、從十塊錢到一百元、從一百元到無限愛心;從一個人到十個人,從十個人到一百人,從一百人到無數人,即便現在開疆闢土的前輩們白髮蒼蒼,或者第二代、第三代傳承,都還是持續做著陽光助學的工作。
每件好事成就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全心全意付出的團隊,華夏會務工作的所有夥伴,包含杜大哥、易姐、迎春姐、曉梅姐和蔡爸爸、蔡媽媽、桂英、思白的每週會務工作會議,20年來可謂是風雨無阻。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才能讓華夏得到更多人的認同,企業和民間社團也出錢出力,讓陽光助學可以做得更好。
華夏2009年6月啟動「陽光暑期飽飽」活動,發放600份福箱到33所學校。由當時秘書長蔡秋男先生向廠商募集物資,增加福箱內容。因為蔡爸爸曾在食品界擔任高階經理,以他曾在業界的好人緣加上誠懇的心,福箱物資由他熱情奔走募集,而且因為許多廠商認同華夏照顧清寒學生的工作,在平常上課日也會慷慨捐贈生活必需品讓華夏運用給有需要的學校及學生。另外,2010年12月北投關渡宮亦開始每年捐贈白米。這些都是社會善心對華夏的賜與及對學生家庭的照顧。物資募集來之後,必須分類分裝及事前場地的整備。組裝團隊的重要功臣鄧悅雯女士,組裝當日還得妥善分配工作,從黏紙箱、放白米、油、醬油、麵條、民生物資到封箱的人員到位,以及善後工作,都有賴組裝團隊的重要功臣鄧悅雯女士有條不紊地規劃和志工幫忙。
陽光助學的溫暖之光,持續照耀孩子的未來
歲末陽光送暖家訪是以實際行動走入家們,傾聽與理解學生家庭的需要,連結各種社會資源圓滿孩子們想讀書的夢想,陽光助學金則是華夏為鼓勵弱勢學生永不放棄的不變關懷。20年來,陪伴華夏走入學生家庭的後盾,則是學校的師長、家長會夥伴們,他們犧牲假日時光,在寒風冷雨中與華夏志工們在大街小巷訪視,看見孩子有其他的需要,例如蓋不暖的棉被、穿不暖的外套、破舊的鞋子、圍爐的年菜等,也常常慷慨募集資源來讓這些家庭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的家庭可以藉著點滴暖意度過寒冷的冬天。
記得曾經在新北市清水高中家訪時,便有薑母鴨店的家長副會長另外連結資源慷慨捐贈薑母鴨、高麗菜、麵線等給有需要的家庭,讓他們也能圍爐過好年。在新竹縣時,有些學生家裡的空間非常小,有的甚至連鐵門都無法關上,冷風一直吹進家裡,進去之後因無力繳交水電費,非常陰暗。在台北市的社子島有的是家裡堆滿了雜物,孩子讀書寫字的空間都沒有,甚至家裡最亮的一盞燈還是華夏募集而來的檯燈。有些學生是隔代教養,阿公阿嬤全身病痛還得打零工養活全家,天花板滲水、床墊都發黃。華夏的家訪關懷對他們而言就是一份溫暖,尤其是助學金。助學金雖然金額不多,但對孩子來說就是一份鼓勵,孩子們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就會覺得是有希望的。
陽光送暖走過二十年,一直支持華夏的學校校長、主任、導師及家長會會長等,時至今日,仍然是華夏的教育志工夥伴,不論身分的轉換、職位的改變或是退休離開學校,那份為孩子從不遲疑付出的步履,依舊堅定地走在華夏陽光助學的道路上。我們相信,陽光助學一直都在。